|
有人爱吃甜,就会有人爱吃“苦”吗?--智康体检有人爱吃甜,就会有人爱吃“苦”吗? 开个脑洞,在生活中有些人嗜甜如命,那会不会也有人对“苦”趋之若鹜呢?
首先,动物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:趋利避害,趋甜避苦。大自然教会它们拒绝不好吃的食物,因为难吃通常意味着有毒、有害。但是,人类却神奇地打破了这个自然规则,迷恋着许多味道古怪的食物。尤其是“苦”味,苦瓜、黑咖啡、黑巧克力、野菜……
这种理应感觉不太好的味道,却受到很多人欢迎,中国更是有句老话叫“夏日吃苦,胜似进补”。为什么有人沉迷“吃苦”无法自拔?是大脑的暗示,还是你自带“嗜苦”基因?
一、“苦”家族 1、葫芦科植物 苦瓜、黄瓜等葫芦科植物,含有多种不同结构的葫芦素,是很苦的一类成分。所以如果你偶尔吃到一根苦黄瓜,千万不要惊讶。但要注意,如果吃到了发苦的瓠子,请马上停止食用;其苦味来自植物毒素碱糖甙,只需极少量即可发生中毒情况。
2、柑橘类水果 橘子、柚子、橙子等柑橘类,也含有苦味。最主要的两种苦味成分就是柚皮苷和柠檬苦素,油皮苷属于类黄酮化合物,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。
3、茶叶咖啡可可类 这三种非常类似的苦味食物,苦味来源于两大类成分:多酚和生物碱。多酚具有抗氧化性;茶多酚种类很多,其中主要是儿茶素类物质;可可中含大量的可可黄酮。
4、种子类 还有一大类苦味物质,来源于植物的种子,比如苦杏仁中的杏仁甙等,这些苦味成分大多毒性较大,不要轻易大量食用。
二、吃“苦”是自然的选择? 对苦味的敏感性,每个人都不同,有些人可以接受很苦的食物,有些人却一点苦都吃不了。 我们的全身,从舌头到大脑都有感受苦味的受体,虽然它们存在的意义目前尚不清楚,但很多研究表明对苦味的感受性和接纳性对我们的健康有好处。
1、一些苦味食物有毒害作用,如果尝不出苦味显然不利于生存。
2、也有一部分苦味食物对生存有很大的帮助,所以对苦味过分敏感又会降低生存概率。
于是自然选择让我们有适当的吃苦能力和爱好,以便更好地生存下去。 相关阅读
文章分类:
健康知识
|